3月15日至19日,经国家文物局批准,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与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联合发起的“普利兹克中美博物馆高级人员对话与交流项目”在美国举办,中美文博界5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。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路智勇参加项目。
项目首场活动“中美博物馆领导力圆桌会议”于3月15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召开,主题为“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博物馆:合作与交流”。中方代表团由10余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及文博机构代表组成,围绕文物保护、地域文化传播等议题展开分享。在对话环节,路智勇简要介绍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概况、藏品和展览特色等,并就中美博物馆、基金会未来交流合作提出了展望。
16日,第二场圆桌会议在纽约深刻博物馆举办,主题为“中国艺术与考古藏品研究:博物馆与学术界的合作”。路智勇作题为《从长安出发:丝路考古与策展》的发言。他从丝路遗产沿线的考古新发现、丝路遗产策展的挑战与机遇两个方面,重点阐述了陕西考古、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等相关机构秉持丝路精神,在丝路考古发掘、古迹修复、文物科技保护、策展等方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,共同探索文物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的生动实践。
作为本次项目的最后一项重要活动,“普利兹克中美博物馆论坛”于19日在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隆重召开。在“现在/未来:共同作用”的总主题下,活动设置了“全球化时代博物馆的合作:机遇与挑战”“在东方和西方展示亚洲的艺术与文化”“艺术与考古藏品的研究与展览:博物馆与学术界的合作”“人工智能,新数字时代:重塑博物馆的未来”四个分论坛,中美博物馆专家共同探讨交流合作的路径和各馆优秀经验做法。
路智勇在分论坛一中作题为《融汇古今·联通世界——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陕西文博力量》的发言。他从联合申遗、联合考古发掘、文物保护修复、展览交流、学术研究、数字教育、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陕西文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概况,同时针对目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对策。
“普利兹克中美博物馆高级人员对话与交流项目”是十年来中美博物馆最大规模的人员交流项目,旨在通过高层对话、学术研讨与实地参访,深化中美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、展览策划及学术研究等领域的系统性合作。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以该项目为契机,持续扩大与国际博物馆界的交流合作,为国际博物馆的发展贡献“陕西智慧”“陕西方案”。(投稿部门:合作发展部;撰稿人:么嘉琪;审核人:梁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