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8日,在第42个国际古迹遗址日到来之际,西安碑林博物馆隆重举办"守护文化瑰宝 青春志愿同行"主题活动暨志愿行动启动仪式。活动通过文化展演、志愿宣誓、互动宣传等形式,将古迹保护理念与志愿者精神深度融合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担当。
活动在古典舞蹈《入画江南》的翩跹韵律中拉开帷幕,舞者柔美的身姿与千年碑林的文化意境融为一体。主持人以国际古迹遗址日为契机,阐释了西安碑林作为“金石宝库”的文化价值,并强调志愿者在文化传播中的桥梁作用。在领导致辞环节,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王庆卫指出:“碑林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,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。青年志愿者以专业与热忱活化历史,让沉默的碑石得以‘开口说话’,让千年的文物焕发新的生机”。
启动仪式上,志愿者代表宣读倡议书,呼吁公众从点滴行动参与文物保护,赢得现场观众热烈响应。全体志愿者庄严宣誓:“以敬畏之心守护文明印记,用创新思维活化历史瑰宝……”铿锵誓言彰显了青年文化守护者的决心。随后,博物馆领导为2025年度新晋志愿者站长及小组长颁发聘书,勉励他们以专业服务讲好碑林故事。文化展演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——京剧《梨花颂》以传统唱腔传递文化魅力,诗歌朗诵《与祖国同行》用铿锵有力的声音,展现了年轻一代守护文化遗产、弘扬民族精神的坚定信念。
闭幕环节后,志愿者迅速投入互动实践,向游客分发古迹遗址日宣传手册,并开展“一分钟微讲解”特色服务。在《石台孝经》《开成石经》等名碑前,志愿者们以精炼语言解读碑刻的历史价值,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聆听。一位参与游客感慨:“志愿者用年轻人的方式让‘石头上的史书’活了起来,这种创新传播让人印象深刻。”
本次活动既是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实践,也是博物馆构建公众参与长效机制的重要探索。通过志愿者的示范引领,碑林的文化价值得以更广泛传播,而青年群体在服务中进一步强化了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。未来,西安碑林博物馆将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品牌,让千年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彩。